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

知足常樂

知足是一種智慧;
當別人和您交談的時候;
也許會發現別人的世界,
怎么和我自己差別的那么大。
生活不一定要怎么過才好;
只要掌握自己的世界,
屬于自己的空間;
不要去羨慕后嫉妒別人,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,
心里自然安詳且滿足。

  俗語說﹕「水往下流﹐人往上爬。」此在說明人類的求知慾這一種特性﹐激勵了人類對宇宙真理﹑事物之探討和尋求﹐以祈能開創更完善美好的世界和人生﹐這也就是人類的文明與科技能不斷進步的主要原因。

  除人之外﹐其他動物就沒有這種特性﹐所以動物的生活形式﹐從古至今皆是一樣﹐並沒有多大的改變。但是這一種得天獨厚的特性卻也隨著主宰之心的不同﹐而形成兩條截然不同的路。以道心﹑良心為主宰﹐運用這個特性﹐則用以探尋真理﹐創造聖業﹐成就聖德。

  假如以慾心﹑妄心為主宰而運用這個特性﹐則用以追求物慾﹐而陷於慾海之中。人自從無始劫之一念無明以來﹐就以慾心﹑妄心在主宰這個特性﹐致使芸芸眾生﹐無一不在無底之慾海之中﹐越陷越深﹐不知休止﹐無法回頭﹐也招惹了無盡的煩惱。

  人的慾望有如無底之深坑﹐是永遠無法填滿的﹐先哲有不知足歌云﹕
終日忙忙只為飢﹐才得飽來便思衣﹔
衣食兩般俱豐足﹐又想嬌容美貌妻﹔
娶得嬌妻並美妾﹐出入無轎少馬騎﹔
騾馬成群轎已備﹐田地不廣用難支﹔
買得田園千萬頃﹐想無官職被人欺﹔
六品七品猶嫌小﹐三品四品又嫌低﹔
一品當朝為宰相﹐又想君王做一時﹔
心滿意足為天子﹐更望萬年無死期﹔
種種夢想無止休﹐一棺長蓋抱恨歸。

  人生的第一個需求﹐就是吃。一個人一天到晚辛勤的工作﹐到處奔波勞碌﹐起初所為的就是求得三餐有碗飯吃﹐免於飢餓。經過一段日子的努力﹐三餐已不成問題了﹐但不會因此而滿足﹐接著第二種慾望馬上又生出來—穿﹐不但要能吃得飽﹐還要穿得好﹐尤其看到人家所穿的是色美質華之衣服﹐更是羨慕﹐所以還是終日忙忙﹐以求得美衣玉食。

  結果﹐一段時日後﹐也如你所願﹐不但吃得飽﹐而且也穿得好﹐衣食兩樣都很豐足華美﹐但也不會因此而滿足。看到人家出雙入對地非常恩愛﹐所以第三個慾望有產生出來了—嬌妻﹐也希望能娶一個貌美的嬌妻﹐享受妻恩子愛的天倫生活﹐於是又忙忙終日。

  經過一段日子的努力﹐又能如願以償﹐不但娶得貌美的嬌妻﹐也納得溫柔的美妾﹐如此應該可以滿足了吧﹗但是不然﹐因為出入沒有騾馬可騎﹐也無轎子可坐﹐很不方便﹐別人有﹐我怎能沒有呢﹖於是還得要繼續努力。

  又是很幸運的如願以償﹐不但轎子有了﹐而且騾馬也多的成群﹐那時發現人口多了﹐費用開銷也大﹐如果田地不廣﹐收入不多﹐將來不夠開支﹐所以還是要終日忙忙﹐想盡辦法去賺錢﹐買得田園千萬頃﹐以使衣食住行用……等等物質生活能無缺﹐結果又很幸運地能如願而富甲一方。

  照理說﹐這樣應該可以滿足了吧﹗但是雖然富有﹐生活雖然無缺﹐可是身無官做﹐沒有權勢﹐難免會受到人家之欺悔﹐所以下一步就依「即富了就當官」的俗見﹐還是要終日忙忙﹐用盡心機以取的一官半職。等到當了官﹐才曉得官位亦有大小之分﹐只當上六品﹑七品的小官﹐還不夠派頭﹐即使是三品﹑四品也還是不夠威風﹐所以仍然是終日忙忙﹐絞盡腦汁和用盡計謀﹐以求得最高的官位—宰相﹐如果萬幸之至﹐能得一品之官為宰相﹐會不會就此心滿意足呢﹖

  還是不會的。因為宰相雖然是權傾朝野﹐但還是在一人之下﹐不能為所欲為。因此﹐下一步就是想謀奪帝位﹐成為天子。假使萬萬之幸﹐能遂他所願﹐當上皇帝﹐貴為天子﹐但是深不可測﹐險不可知的人心﹐也不能就此滿足。心想著年紀兼增﹐身體也一天天的衰老﹐有一天將會死亡﹐離開人間﹐那豈不可惜﹐所以就派人求取不死仙丹﹐以祈長生不老﹐永遠當皇帝﹐永遠享受。就像秦始皇﹐派徐福去求取仙丹﹐就是其中一個例子。這些妄想是永遠沒有止境的﹐前面的幾項雖然都可以讓你得到﹐但是長生不老﹐豈能求得﹗到時無常一到﹐眼看著一生的努力爭來的財產﹑江山﹑地位都將讓給別人﹐心中無限的惆悵﹐終於抱恨而離開人間。

  不知足歌反應出人心之不知足﹐慾望之無窮﹐以及妄想之無盡﹐眾生之所以不能得解脫﹐受困於輪迴內﹐就是因為常陷在此慾海裏面。我們應該了解人生之無常不實﹐應該改變觀念﹐修正方向﹐不再爭人間數十寒暑的富貴﹐因為即使能爭得它﹐那也只不過是過眼的雲煙而已﹐更何況又有幾個能僥倖得到呢﹖要爭應該是爭天上萬古之果位﹐因為這才是永恆的。不但可以實得﹐而且也是人人都可以求得的。

  人生一切苦惱的根源﹐可說都是為了私慾所產生之貪求引起的。終日忙忙的追求﹐為了達到目的﹐不斷的營思﹐時常懮心忡忡﹐不但勞心而且勞力﹐真是無限的苦惱。就算是順利得到﹐也只是添加了你更高的慾望而已﹐對於已得到的﹐因為沒有滿足感﹐所以也沒有快樂可言。更何況在追求時﹐免不了會遭遇挫折﹑失敗。能稱心如意的又能有幾人呢﹖所謂「世間事不如意者十常八﹑九。」總而言之﹐追求的時候是苦﹐求不到的時後也苦﹐就是僥倖能得到﹐也沒有什麼快樂可說﹐仍然是苦。

  尤其貪慾起﹐一些不好的心念行為也會隨著產生﹐如嗔﹑痴﹑愛。不能如意﹐追求不得時﹐動怒生氣﹐甚至嗔恨﹐怨天尤人﹐這叫做嗔。不明因果﹐不識真假﹐不分是非﹐盲目的追求﹔或只為目的﹐不擇手段﹐這叫作痴。為了私慾﹐念念不忘﹐妄愛妄求﹐這叫作愛。由貪而產生嗔﹑痴﹑愛﹐致使六根追逐在六慾之中﹐越滾越下﹐越陷越深﹐永遠深陷慾海之中﹐漂流在苦海裏頭﹐永受輪迴。

有詩曰﹕「慾念一起神則遷﹐神遷六賊擾心田﹐
     心田一亂身無主﹐輪迴六道在眼前。」

  妄念就是妄心貪念﹐此心產生私慾﹐而使元神﹑本性良心遷移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賊出動﹐各隨所慾﹐追逐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裏面﹐擾亂整個心田﹔心田一受騷擾﹐本性良心被隱埋﹐身體更加沒有一個主宰﹐六賊更加放肆造罪﹐隨時隨處都在六道輪迴裏頭。

  所以一切私慾只可擬制﹐不可讓其滿足﹐若不知遏制﹐而一味追求想要滿足它的話﹐不但永無滿足之時﹐而且還會越陷越深。今我們求得了道﹐要時常將元神本性抱守在身﹐主宰﹑指揮身體六根﹐不為私慾所牽引﹐不為塵境所著迷﹐如此﹐則可以漸漸脫離苦惱了。

  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充實﹐心靈的充實並非來自物質。相反地﹐慾望越高﹐物慾越追求﹐反而使心靈越空虛﹐越不能快樂。所以古人云﹕「知足常樂」。有人說﹕人如果都很容易知足﹐社會那能進步呢﹖其實這是把知足誤解了。知足並不是夠用就好了﹐可以不用工作了﹐而是知道一切生活之所需夠用﹐有了可以維生的標準﹐所以不貪求﹐不爭奪﹐不起非分之心﹐不生貪妄之想﹐仍是安分守己的工作﹐盡責盡職的作事。有餘則用於有益於社會大眾的事上﹐因為這是心靈所需的﹐這樣不但不爭不奪不妄不貪﹐而且還可以藉此達到和諧。如果能盡責盡職﹐安分守己的工作﹐更進一步﹐能造福社會大眾﹐不但在身上可以維生﹐心靈上也得到滋潤與充實。換句話說﹕知足之人﹐不為物慾所溺﹐不會一味的貪求無止﹐心靈可以得到甘露所滋潤﹐所以能常樂。

  各位可以看看,他們除了在後天上一樣是安分守己﹑盡職盡責的工作之外﹐還能忙裡偷閒﹐貢獻有餘的閑暇時間去救渡大眾﹐利益群生﹔他們雖是忙碌﹐但忙得很快樂﹑有意義和有價值﹐這一種作法﹐才是真正懂得「知足常樂」真義的人。

有詩曰﹕「苦惱由來貪慾多﹐為名為利動干戈﹐
     若能知足可常樂﹐百病不生氣血和。」

  不知足不但是痛苦之根源﹐而且一位不知足﹑貪求無厭的人﹐也等於是在浪費生命力﹐把一生有用之時間和寶貴的生命浪費在無用的物慾追求和享受上﹐實在非常可惜。相反地﹐一位知道知足常樂之人﹐不但一生可以常樂﹐而且是最會運用生命力的人﹐他不但能把握時間﹐做最有效之運用﹐而且還能不為身體物慾所累﹐以假培真﹐利益群生。我們所祈望的也是如此﹐希望大家人人能常樂﹐過最有意義的人生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